乌孙
基本解释
词条:『乌孙』
拼音:wū sūn
注音:ㄨ ㄙㄨㄣㄒㄨㄣˋ
解释: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兼作国名。初期游牧于祁连、敦煌一带。后西迁今伊犁河、天山之间。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乌孙王与汉结盟。后属西域都护。南北朝时南迁葱岭。其后渐与邻族融合。明清时哈萨克族中尚有乌孙部落。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无题:「乌孙公主归秦地,白马将军入潞州。」
唐代.白居易.听琵琶劝殷协律酒:「青冢葬时沙莽莽,乌孙愁处雪纷纷。」
唐代.鲍溶.述德上太原严尚书绶:「可惜汉公主,哀哀嫁乌孙。」
唐代.常建.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唐代.常建.塞下曲四首:「(一)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基本字义
乌(烏)wū(ㄨ)
1、指“乌鸦”:乌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乌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乌合之众。
2、黑色的:乌亮。乌云。
3、无,没有:化为乌有。
4、文言疑问词,哪,何:乌足道哉?
5、古同“呜”,呜乎。
6、姓。
基本字义
孙(孫)sūn(ㄙㄨㄣ)
1、儿子的儿子:孙子。孙女。
2、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孙。侄孙(侄儿的子女)。
3、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孙(孙子的子女)。玄孙(曾孙的子女)。子孙(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孙(贵族的子孙后代)。
4、植物再生成孳生的:孙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5、姓。
其他字义
孙(孫)xùn(ㄒㄨㄣˋ)
1、古同“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