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期
基本解释
词条:『违期』
拼音:wéi qī
注音:ㄨㄟˊ ㄑ一ㄐ一
解释:失期。
古代诗词
五代.阎选.河传:「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
明代.李梦阳.柬郑生二首 其一:「少出违期因怯马,独吟停盏为思君。」
元代.杜仁杰.送信云父:「相逢琴酒乐,应怪久违期。」
明代.黄衷.坡山寄示喜予得郡之作次韵春答:「家山不到嫌逋客,曹局违期信慢郎。」
隋代.无名氏.读曲歌八十九首 其八十:「近日莲违期,不复寻博子。」
基本字义
违(違)wéi(ㄨㄟˊ)
1、背,反,不遵守:违背。违反。违犯。违法。违抗。违章。事与愿违。
2、不见面,离别:久违。
3、邪恶,过失。
基本字义
期qī(ㄑ一)
1、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期。限期。期限。学期。
2、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期。
3、盼望,希望:期望。期冀。期盼。期待。
4、限度:“征敛无期求索无度”。
5、必,决定:“期死,非勇也”。
6、〔期颐〕指人活到一百岁。
7、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
其他字义
期jī(ㄐ一)
1、一周年,一整月:期年。期月。期服(古代丧服名,要穿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