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舍
基本解释
词条:『外舍』
拼音:wài shě
注音:ㄨㄞˋ ㄕㄜˇㄕㄜˋ
解释:
1.在外住宿。
2.外戚。
3.古以小学为外舍。
古代诗词
唐代.李涉.醉中赠崔膺:「与君一言两相许,外舍形骸中尔女。」
宋代.宋祁.柳佐乾德尉:「鹤怨空山帐,鸡栖外舍车。」
宋代.陈师道.山口阻风:「空仓鸟乌乐,外舍窗扉语。」
宋代.苏辙.东方书生行:「东邻小儿识机会,半年外舍无不知。」
宋代.周文璞.吊尧章:「儿从外舍收残稿,客向空山泣断弦。」
基本字义
外wài(ㄨㄞˋ)
1、与“内”、“里”相对:外边。外因。里应(yìng)外合。外行(háng)。
2、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3、指“外国”:外域。外宾。外商。
4、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
5、称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
6、称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7、关系疏远的:外人。
8、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9、传统戏剧角色名:外旦。外末。外净。
基本字义
舍shě(ㄕㄜˇ)
1、放弃,不要了: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
2、施舍:舍粥。舍药。
其他字义
舍shè(ㄕㄜˋ)
1、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
2、居住,休息:舍于山麓。
3、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舍弟。舍侄。舍亲。
4、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