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豹
基本解释
词条:『王豹』
拼音:wáng bào
注音:ㄨㄤˊㄨㄤˋ ㄅㄠˋ
解释:春秋时卫人,善讴。居于淇,而河西之人化之,亦善讴。见《孟子·告子下》。
古代诗词
南北朝.萧衍.戏作诗:「王豹复移乡。」
宋代.葛立方.余赴官宫庠与道祖通判久聚乍散每有怀想作诗:「歌入卑王豹,琴闲鄙瓠巴。」
南北朝.萧衍.戏作诗:「绵驹且变俗,王豹复移乡。」
元代.耶律铸.听琴:「只道绵驹殊茹噎,岂知王豹竟吞声。」
明代.史鉴.舒啸亭为东林山陈氏赋:「绵驹丧其精,王豹亡其谣。」
基本字义
王wáng(ㄨㄤˊ)
1、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2、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3、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5、姓。
其他字义
王wàng(ㄨㄤˋ)
1、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王天下。王此大邦。
基本字义
豹bào(ㄅㄠˋ)
1、哺乳动物,能上树,常捕食鹿、羊、猿猴等,毛皮可制衣、褥:豹头环眼(形容人面目威严凶狠)。未窥全豹。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