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疏
基本解释
词条:『顽疏』
拼音:wán shū
注音:ㄨㄢˊ ㄕㄨ
解释:见"顽疏"。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
宋代.黄庭坚.呈马粹老范德孺:「两厅未觉过从数,政以顽疏累友生。」
唐代.刘长卿.酬包谏议佶见寄之什:「佐郡愧顽疏,殊方亲里闾。」
唐代.孟郊.石淙:「怠惰成远游,顽疏恣灵观。」
唐代.王维.送綦毋秘(一作校)书弃官还江东:「顽疏暗人事。」
基本字义
顽(頑)wán(ㄨㄢˊ)
1、愚钝:愚顽。冥顽不灵(愚昧顽钝不灵活)。
2、不容易变化或动摇:顽固。顽强。顽敌。顽症。刁顽。负隅顽抗。
3、淘气,胡闹:顽皮。顽童。
4、同“玩”。
基本字义
疏shū(ㄕㄨ)
1、去掉阻塞使通畅:疏导。疏通。疏浚。疏解(jiě)。
2、分散:疏散。仗义疏财。
3、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疏密。疏松。疏朗。疏旷。疏阔。疏落(luò)。稀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4、不亲密,关系远的:亲疏。疏远。
5、不细密,忽略:疏忽。
6、空虚:志大才疏。
7、不熟悉:生疏。
8、粗劣:疏食。疏粝。
9、古同“蔬”,蔬菜。
10、分条说明的文字:上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疏。注疏(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
11、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
1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