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兵
基本解释
词条:『外兵』
拼音:wài bīng
注音:ㄨㄞˋ ㄅ一ㄥ
解释:官名。三国魏置。又分左外兵,右外兵。左外兵掌河南及潼关以东诸州;右外兵掌河北及潼关以西诸州。
古代诗词
宋代.蔡襄.因书答河东转运杨乐道:「前岁君提岭外兵,国门南路送君行。」
宋代.洪咨夔.送兴元聂帅:「内势既{左足右炙}盭,外兵且赘瘿。」
元代.王逢.奉寄赵伯器参政尹时中员外五十韵:「诏立淮南省,符张阃外兵。」
唐代.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 其二十九:「侯家竟换梁天子,王整徒劳作外兵。」
明代.王世贞.过八公山作:「君不见淮南城外兵百匝,淮南令公朝玉皇。」
基本字义
外wài(ㄨㄞˋ)
1、与“内”、“里”相对:外边。外因。里应(yìng)外合。外行(háng)。
2、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3、指“外国”:外域。外宾。外商。
4、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
5、称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
6、称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7、关系疏远的:外人。
8、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9、传统戏剧角色名:外旦。外末。外净。
基本字义
兵bīng(ㄅ一ㄥ)
1、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2、战士,军队: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