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垣
基本解释
词条:『薇垣』
拼音:wēi yuán
注音:ㄨㄟ ㄩㄢˊ
解释:
1.唐开元元年改称中书省为紫微省。简称微垣。元代称行中书省为薇垣。明洪武九年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亦沿称为薇省或薇垣。清初也称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明清时常以薇垣称相当于中书省的中枢机构或布政司。
2.紫微垣的省称。
古代诗词
宋代.刘鉴.贺新郎:「道玉皇、久敕薇垣,分君星颗。」
宋代.翁合.卜算子:「试问薇垣一小星,谁知是、韩王普。」
宋代.姚勉.沁园春:「药省春风,薇垣夜月,合佩仙花侍玉皇。」
宋代.张榘.摸鱼儿:「文章贯,合上薇垣梧掖。」
明代.杨慎.雨中梦安公石张习之二公情话移时觉而有述因:「蒲席青规地,薇垣紫界墙。」
基本字义
薇wēi(ㄨㄟ)
1、〔紫薇〕a.落叶小乔木。开紫红色或白色花,结球形蒴果。供观赏;b.这种植物的花。均通称“满堂红”。
2、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结荚果,中有种子五六粒,可食。嫩茎和叶可做蔬菜。通称“巢菜”、“大巢菜”、“野豌豆”。
基本字义
垣yuán(ㄩㄢˊ)
1、矮墙,墙:短垣。城垣。墙垣。
2、城:省垣(省城)。
3、官署:谏垣(谏官官署)。
4、星的区域,古代把众星分为上、中、下三垣。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