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迹
基本解释
词条:『退迹』
拼音:tuì jì
注音:ㄊㄨㄟˋ ㄐ一ˋ
解释:
1.亦作"退迹"。
2.谓改变行迹。
3.退归;退居。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工拙性不同,进退迹遂殊。」
唐代.蔡希寂.同家兄题渭南王公别业:「好闲知在家,退迹何必深。」
唐代.蒋防.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退迹依三径,辞荣继二疏。」
唐代.齐己.和郑谷郎中幽栖之什:「谁知闲退迹,门径入寒汀。」
元代.丘处机.满庭芳 警世:「闻早悟,抽身退迹,跳出樊笼。」
基本字义
退tuì(ㄊㄨㄟˋ)
1、向后移动,与“进”相对:退步。退路。退却。退让。倒退。
2、离开,辞去:退席。退伍。退职。退休。引退。
3、送还,不接受,撤销:退还。
4、脱落:退色。退毛。减退。
5、和柔的样子:退然。
6、迟缓,畏缩:“求也退”。
基本字义
迹jì(ㄐ一ˋ)
1、脚印:踪迹。足迹。血迹。笔迹。
2、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迹。
3、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迹。实迹。
4、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
5、据实迹考知:“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