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狗
基本解释
词条:『土狗』
拼音:tǔ gǒu
注音:ㄊㄨˇ ㄍㄡˇ
解释:
1.传说中的土怪。
2.堵水的土袋,前锐后广,前高后低,状如蹲坐的狗,故名。
3.亦称"土狗子"。蝼蛄的别名。
古代诗词
宋代.牟巘.次史德载韵示诸孙:「泥牛共土狗,勿复事嬉戏。」
明代.王越.小亭杂咏三首 其一:「傍墙缘土狗,隔水叫田鸡。」
基本字义
土tǔ(ㄊㄨˇ)
1、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土壤。黄土。
2、疆域:国土。领土。
3、本地的,地方性的:故土。
4、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5、不合潮流:土气。
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
7、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土族。
9、姓。
基本字义
狗gǒu(ㄍㄡˇ)
1、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听觉嗅觉都很敏锐,善于看守门户,有的可以训练成军犬、警犬:走狗。狗彘(狗和猪)。狗刨(páo)(一种游泳动作)。狗盗(小偷)。狗腿子。狗仗人势。狗尾续貂(喻拿粗劣的东西接到美好的东西后面,很不相称,常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