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祠
基本解释
词条:『亲祠』
拼音:qīn cí
注音:ㄑ一ㄣㄑ一ㄥˋ ㄘˊ
解释:谓帝王亲自致祭。
古代诗词
两汉.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历朝缺典,自我亲祠,容采炳葳蕤。」
两汉.无名氏.合宫歌:「愿常遇鸣銮,三岁亲祠。」
宋代.高荷.句:「亲祠堂主鸾曾驻,善梦先生蝶不归。」
宋代.宋庠.祫飨礼成:「孝飨邦仪重,亲祠祏室开。」
唐代.王炎.郊祀庆成诗:「万年新景命,三岁始亲祠。」
基本字义
亲(親)qīn(ㄑ一ㄣ)
1、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
2、婚姻:亲事。
3、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亲故。亲邻。亲朋。
4、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
5、本身,自己的:亲睹。亲聆。亲笔。
6、感情好,关系密切:亲密。相亲。亲睦。亲疏。
7、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亲吻。
其他字义
亲(親)qìng(ㄑ一ㄥˋ)
1、〔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基本字义
祠cí(ㄘˊ)
1、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祠堂。祠庙。宗祠。
2、古代指春祭(品物少,多文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