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繻者
基本解释
词条:『弃繻者』
拼音:qì rú zhě
注音:ㄑ一ˋ ㄖㄨˊ ㄓㄜˇ
解释:弃繻生。
古代诗词
明代.谢榛.榆河晓发:「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明代.李梦阳.潼关:「满眼非无弃繻者,寄言军吏莫嗔颜。」
清代.朱彝尊.越王台怀古:「是谁僇杀弃繻者,江淮巴蜀纷来攻。」
清代.邹贻诗.旅宦:「少年弃繻者,飞动意何如。」
基本字义
弃qì(ㄑ一ˋ)
1、舍去,扔掉:抛弃。遗弃。弃权。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弃世(超出世俗或指去世)。弃养(父母死亡的婉辞)。弃置不顾。弃瑕录用。
基本字义
繻rú(ㄖㄨˊ)、xū(ㄒㄨ)
1、彩色的缯。
2、色。
3、细密的缯。
4、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
基本字义
者zhě(ㄓㄜˇ)
1、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者。作者。二者必居其一。来者。
2、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者,阳城人也。
3、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者个。者回。者番。者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