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
基本解释
词条:『七人』
拼音:qī rén
注音:ㄑㄧ ㄖㄣˊ
解释:指古代天子的七位诤臣。
精选例句
1、前陷交阯将吏苏佐等十七人自拔来归。九月戊戌,诏:“冬至日南郊,宜依故事设皇地只位。礼毕,别议方泽之仪以闻。”
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由于这一政治制度的不透明,中国民众必须到周四政治局常委集体亮相时才能得知新一届常委的具体人选,以及常委人数是否有如很多中共党内人士预计的那样从九人缩减至七人。
4、六人当中有人杰,七人当中有混蛋。
5、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及第后归觐:「时辈六七人,送我出帝城。」
唐代.白居易.胡:「七人五百七十岁,拖紫纡朱垂白须。」
唐代.戴叔伦.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就列继三事,主文当七人。」
唐代.贯休.闲居拟齐梁四首:「终召十七人,云中备香火。」
宋代.黄庭坚.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七台峰:「作者七人俱老大,昂藏却立古衣冠。」
基本字义
七qī(ㄑ一)
1、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2、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3、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基本字义
人rén(ㄖㄣˊ)
1、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
2、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3、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人,文如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