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经
基本解释
词条:『七经』
拼音:qī jīng
注音:ㄑ一 ㄐ一ㄥ
解释:
1.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所推崇的七部儒家经典。七经名目,历来说法不一。东汉《一字石经》作《易》﹑《诗》﹑《书》﹑《仪礼》﹑《春秋》﹑《公羊》﹑《论语》;《后汉书.张纯传》唐李贤注作《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宋刘敞《七经小传》作《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论语》;清康熙《御纂七经》作《易》﹑《书》﹑《诗》﹑《春秋》﹑《周礼》﹑《仪礼》﹑《礼记》。
2.道家七类经书。即《仁经》﹑《礼经》﹑《信经》﹑《义经》﹑《智经》﹑《德经》﹑《道经》。见《云笈七签》卷九。
3.佛家净土宗的七种经典。即《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称赞净土佛摄授经》﹑《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古代诗词
宋代.杨万里.寄谢蜀帅表起岩尚书阁学寄赠药物二首:「抛官归隐七经年,睡杀山云笑杀天。」
宋代.陈师道.戏元弼:「翩翩别去七经年,特特归来两浩然。」
宋代.宋祁.吴感勾归安簿:「苑花联醉七经春,猎佩当年一采纶。」
宋代.曹彦约.酬杨伯洪:「扁舟一峡七经年,犹忆四民困备边。」
宋代.张景脩.送朱天锡童子:「君家有儿不肯娱,口诵七经随卷舒。」
基本字义
七qī(ㄑ一)
1、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2、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3、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基本字义
经(經)jīng(ㄐ一ㄥ)
1、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经纱。经线。经纶(a.整理过的蚕丝;b.喻政治规划)。
2、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经。西经。经度。经纬仪。
3、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经。易经。经书。经卷。经文。经义。经传(zhuàn)(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经。经史子集。黄帝内经。
4、治理,管理:经理。经营。经商。经济。经纪。经天纬地。
5、通过:经过。经历。经验。经手。经办。经年累月。经久不息。
6、禁受:经受。经风雨,见世面。
7、常行的,历史不变的:经常。经费。荒诞不经。
8、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经脉。经络。
9、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经。曾经。
10、缢死,上吊:自经。
11、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经。经血。
12、古同“京”,数目。
1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