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声
基本解释
词条:『磬声』
拼音:qìng shēng
注音:ㄑ一ㄥˋ ㄕㄥ
解释:
1.击磬的声音。
2.指代将帅。
古代诗词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唐代.崔峒.题兰若:「世人那得知幽径,遥向青峰礼磬声。」
唐代.常达.山居八咏:「庭空月色净,夜迥磬声移。」
唐代.皇甫曾.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
基本字义
磬qìng(ㄑ一ㄥˋ)
1、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
2、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3、缢杀:“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
4、古同“罄”,空,尽。
基本字义
声(聲)shēng(ㄕㄥ)
1、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2、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3、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4、名誉:名声。
5、音乐歌舞: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