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民
基本解释
词条:『旗民』
拼音:qí mín
注音:ㄑ一ˊ ㄇ一ㄣˊ
解释:旗人与汉人。
古代诗词
清代.乾隆.盛京旧宫再依皇祖元韵:「酌斟奢俭临中国,环卫旗民壮远图。」
清代.玄烨.挽总督赵宏燮:「四十馀年抚近京,旗民称善政和平。」
清代.何巩道.惠阳书事:「一举义旗民日促,后人从此薄征诛。」
清代.盛昱.题廉孝廉小万柳堂图同凤孙作:「大破旗民界,谋生皆任便。」
基本字义
旗qí(ㄑ一ˊ)
1、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
2、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
3、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基本字义
民mín(ㄇ一ㄣˊ)
1、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2、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3、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4、某族的人:汉民。回民。
5、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
6、非军事的:民品。民航。
7、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