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鎗
基本解释
词条:『旗鎗』
拼音:qí qiāng
注音:ㄑ一ˊ ㄑ一ㄤㄔㄥ
解释:见"旗枪"。
古代诗词
明代.王世贞.方与客谈园池之乐而有索书戚大将军者因纵笔戏赠:「雨后旗鎗新茗合,风前剑戟嫩篁抽。」
明代.童轩.题刘推府湖山归隐诗卷:「茶园烟霭树参差,风动旗鎗香簇簇。」
宋代.释师范.临济赞 其一:「善战不动旗鎗,善缚不加绳约。」
宋代.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一○二:「两阵交锋出战时,旗鎗倒卓鼓无槌。」
明代.成鹫.山居杂咏 其五 摘茶:「留僧酣茗战,看尔展旗鎗。」
基本字义
旗qí(ㄑ一ˊ)
1、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
2、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
3、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基本字义
鎗qiāng(ㄑ一ㄤ)
1、同“枪”。
其他字义
鎗chēng(ㄔㄥ)
1、钟声。
2、鼎。
3、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