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里
基本解释
词条:『戚里』
拼音:qī lǐ
注音:ㄑ一 ㄌ一ˇ
解释:
1.帝王外戚聚居的地方。
2.借指外戚。
3.泛指亲戚邻里。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送兖州崔大夫驸马赴镇:「戚里夸为贤驸马,儒家认作好诗人。」
唐代.长孙正隐.无题:「歌钟虽戚里,林薮是山家。」
唐代.陈嘉言.晦日重宴:「日斜归戚里,连骑勒金羁。」
唐代.戴叔伦.长安早春赠万评事:「春风归戚里,晓日上花枝。」
唐代.杜审言.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戚里生昌胤,天杯宴重臣。」
基本字义
戚qī(ㄑ一)
1、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外戚。戚族。戚友。
2、忧愁,悲哀:戚然。凄戚。哀戚。休戚。
3、古代兵器,像斧。
4、姓。
基本字义
里(裏)lǐ(ㄌ一ˇ)
1、居住的地方:故里。返里(回老家)。
2、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弄(lòng)。
3、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里(等于五百米)。里程牌。
4、衣物的内层:被里。
5、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里外。心里。这里。那里。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