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山
基本解释
词条:『祁山』
拼音:qí shān
注音:ㄑ一ˊ ㄕㄢ
解释:在甘肃省礼县东。汉代在西汉水北岸山上筑城,极为严固,即今祁山堡,为军事必争之地。相传三国时蜀汉诸葛亮曾多次出祁山而攻魏,即指此处。
古代诗词
宋代.李曾伯.大:「嗟往事、祁山抗表,剑阁刊铭,祗成堕甑并空轴。」
清代.郑燮.道情:「孔明枉做那英雄汉,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
宋代.岳珂.宗忠简留守司二劄家书吾友三帖赞:「祁山屡出,竟沮凋丧。」
宋代.金朋说.诸葛武侯:「讨贼祁山声大义,于今史册播丹忠。」
宋代.洪咨夔.同孙子直和李参政东园韵十绝:「大渡画河余玉斧,祁山破贼只纶巾。」
基本字义
祁qí(ㄑ一ˊ)
1、盛大:祁寒(严寒,极冷)。
2、〔祁祁〕a.舒缓的样子;b.众多的样子。
3、姓。
基本字义
山shān(ㄕㄢ)
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