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幢
基本解释
词条:『旗幢』
拼音:qí chuáng
注音:ㄑ一ˊ ㄔㄨㄤˊㄓㄨㄤˋ
解释:
1.亦作"旗幢"。
2.旌旗。
3.借指战阵。
古代诗词
宋代.杨万里.七字敬饯周彦敷府判直阁之官虎城:「旧时绿水红莲客,南望旗幢鬓已秋。」
宋代.张耒.赠敦复:「君方严旗幢,我亦戒戈矛。」
宋代.程公许.连日得关表捷报闻敌骑无复留境上者志喜成诗:「十里旌旗幢转风,行营日报捷书同。」
宋代.徐鹿卿.寿提举陈秘丞 其一:「葵藿倾阳清瘴雾,旗幢盖海飏薰风。」
清代.章恺.双龙洞:「环以万松杉,翠影交旗幢。」
基本字义
旗qí(ㄑ一ˊ)
1、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
2、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
3、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基本字义
幢chuáng(ㄔㄨㄤˊ)
1、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2、〔幢幢〕形容影子摇晃,如“人影幢幢”。
3、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经幢。石幢。
其他字义
幢zhuàng(ㄓㄨㄤˋ)
1、量词,指房屋:一幢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