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
基本解释
词条:『七百』
拼音:qī bǎi
注音:ㄑㄧ ㄅㄞˇ
解释:《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后用"七百"称颂封建王朝运祚绵长。
精选例句
1、在这七百年间,贵族有时为了反对王权,有时为了从对手中夺权,而把政治大权交给了人民。
2、两千七百年,发生了太多的事,很多她记得,很多她假装忘记,装着装着,似乎也真的忘记了。
3、北京颐和园七百多米的长廊上,,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相同的。
4、这一点也许七百年前忽必烈汗就洞若观火了。
5、修道七百年寒暑,区区天劫能奈我何?!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
魏晋.曹丕.折杨柳行:「彭祖称七百。」
唐代.曹松.霍山在龙川县:「七千七百七十丈,丈丈藤萝势入天。」
唐代.韩愈.送灵师:「佛法入中国,尔来七百年。」
唐代.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潴为七百里,吞纳各殊状。」
基本字义
七qī(ㄑ一)
1、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2、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3、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基本字义
百bǎi(ㄅㄞˇ)
1、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
2、喻很多: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x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