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语
基本解释
词条:『土语』
拼音:tǔ yǔ
注音:ㄊㄨˇ ㄩˇㄩˋ
解释:土话。
古代诗词
明代.魏时敏.送人使朝鲜:「久谙中土语,兼读大唐书。」
清代.钱澄之.曼公娶妾得同乡女,戏赠:「绸缪会土语,飘泊有烟鬟。」
清代.陈毓秀.遂平道中:「居人杂回汉,土语近蛮荆。」
清代.李寄.萧山县雨望:「面容边海恶,土语过江生。」
明代.沈守正.秋送吴景先归休阳 其二:「邻舟喧土语,知己近乡关。」
近义词:乡音、土音、土话
基本字义
土tǔ(ㄊㄨˇ)
1、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土壤。黄土。
2、疆域:国土。领土。
3、本地的,地方性的:故土。
4、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5、不合潮流:土气。
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
7、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土族。
9、姓。
基本字义
语(語)yǔ(ㄩˇ)
1、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说:细语。低语。
其他字义
语(語)yù(ㄩˋ)
1、告诉:不以语人。
中英翻译
翻译:idiom; jargon
idiom*['idiәm]
n. 习语, 成语, 惯用语法, 方言
jargon*['dʒɑ:gәn]
n. 专门术语, 行话, 梦话, 土语
【计】 行话
【化】 黄锆石
【医】 乱杂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