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
基本解释
词条:『土城』
拼音:tǔ chéng
注音:ㄊㄨˇ ㄔㄥˊ
解释:
1.土筑之城。
2.指以泥土筑城的游戏。
3.地名。
4.城名。废址在今北京市德胜门外。相传为古蓟州遗址。亦曰蓟丘。
古代诗词
宋代.艾性夫.浣纱曲:「忘却土城山下路,贪向铜龙溪边住。」
明代.丘濬.座中有搊筝者作白翎雀曲因话及元事口占此诗:「胡运消沉汉道兴,毡车宵遁土城平。」
宋代.马之纯.冥漠君墓:「经营东府役纷纷,掘土城壕得古坟。」
明代.徐祯卿.土城(以下皇甫氏刊《外集》):「边风万里来,忽聚土城口。」
明代.袁宏道.繁台张昭甫给谏竹居王孙邀饮留别:「沙田似雪耘枯冢,柿子如丹缀土城。」
基本字义
土tǔ(ㄊㄨˇ)
1、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土壤。黄土。
2、疆域:国土。领土。
3、本地的,地方性的:故土。
4、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5、不合潮流:土气。
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
7、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土族。
9、姓。
基本字义
城chéng(ㄔㄥˊ)
1、围绕都市的高墙:城墙。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城楼。城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城垛。
2、都市:城市。城镇。城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城城”)。城邑。城乡。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