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藩
基本解释
词条:『墙藩』
拼音:qiáng fān
注音:ㄑ一ㄤˊ ㄈㄢ
解释:
1.亦作"墙藩"。
2.围墙和篱笆。
3.喻边境重臣。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次韵子瞻赠王定国:「夏日蓬山永,戎葵茂墙藩。」
宋代.陆游.夏夜舟中闻水鸟声甚哀若曰姑恶感而作诗:「女生藏深闺,未省窥墙藩。」
唐代.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犹复隔墙藩,何因出尘滓。」
宋代.范成大.次韵刘韶美大风雨坏门屋:「已许六丁收散落,只愁雷电费墙藩。」
宋代.范成大.谒南岳:「晓投望云亭,众丘拱墙藩。」
基本字义
墙(墻)qiáng(ㄑ一ㄤˊ)
1、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砖墙。土墙。院墙。城墙。墙垣。墙头。墙头草。铜墙铁壁。
2、门屏:萧墙(喻内部,如“祸起墙墙”)。
3、古代出殡时张于棺材周围的帏帐。
基本字义
藩fān(ㄈㄢ)
1、篱笆:藩篱。
2、屏障,保卫:藩翰(喻保卫国家的重臣)。
3、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藩属。藩国。藩镇。藩邦。削藩。称藩(自称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