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鈇
基本解释
词条:『窃鈇』
拼音:qiè fū
注音:ㄑ一ㄝˋ ㄈㄨ
解释:
1.亦作"窃斧"。
2.《列子.说符》:"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后以为目随心乱的典故。
3.谓王者大权被人所窃。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次韵稚川:「向来类窃鈇,少日已争席。」
宋代.梅尧臣.闵尚衣盗裤:「今同窃鈇者,见尔皆此趣。」
宋代.郑思肖.列子窃鈇图:「胸中若有一些子,大地山河俱窃鈇。」
宋代.陈造.题五柳先生诗编年后二首 其一:「卯金纳大麓,正自窃鈇雄。」
明代.王廷陈.被系以诗呈诸友:「门客宁持璧,邻儿岂窃鈇。」
基本字义
窃(竊)qiè(ㄑ一ㄝˋ)
1、偷盗:偷窃。窃取。
2、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窃位。窃夺。
3、私自,暗中:窃笑。窃听。
4、谦辞,指自己:窃谓。窃以为可行。
基本字义
鈇fū(ㄈㄨ)
1、铡刀,用于切草。古代也用为斩人的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