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蹊
基本解释
词条:『跷蹊』
拼音:qiāo qī
注音:ㄑ一ㄠ ㄑ一ㄒ一
解释:
1.亦作"蹻蹊"。亦作"跷奇"。亦作"跷欹"。
2.奇怪;可疑。
3.诡谲。
4.离奇。
古代诗词
元代.王哲.蓦山溪 叹驴儿:「忽然垂泪,下语向余言,为前,忒跷蹊,欠负欺瞒债。」
宋代.徐天锡.八识诗:「兄弟八个一个痴,其中一个最跷蹊。」
宋代.白玉蟾.云游歌:「这些无跷蹊,不用暗旗号。」
清代.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到临死卖履分香丢尽了丑,原是个老婆队里碜东西!始终是教导他那小贼根子篡了位,他学那文王的伎俩好不跷蹊!常言道“狗吃蒺藜病在后,”准备着你出水方知两腿泥。」
明代.张萱.先禁人四章 其一:「黑夜我来方是鬼,尔为白日鬼跷蹊。」
基本字义
跷(蹺)qiāo(ㄑ一ㄠ)
1、脚向上抬:跷脚。跷腿。
2、〔跷蹊〕奇怪,违反常理让人怀疑。亦称“蹊跷”。
3、竖起大拇指:跷着大拇指。
基本字义
蹊qī(ㄑ一)
1、[蹊跷](—qiao)奇怪,可疑:这事有点儿蹊。
其他字义
蹊xī(ㄒ一)
1、小路:“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径(途径,如“独辟蹊蹊”)。
2、践踏:“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