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志
基本解释
词条:『屈志』
拼音:qū zhì
注音:ㄑㄨ ㄓˋ
解释:谓曲意迁就,抑制意愿。
古代诗词
先秦.屈原.思美人:「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初而屈志。」
宋代.蔡襄.送安思正之蜀:「贱者易屈志,少年多直情。」
宋代.强至.送吴判官:「位卑道屈志未就,姑以大笔诛雄奸。」
宋代.梅尧臣.古意:「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
基本字义
屈qū(ㄑㄨ)
1、使弯曲,与“伸”相对:屈曲(qū)。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
2、低头,降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
3、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
4、理亏: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
5、姓。
基本字义
志(誌)zhì(ㄓˋ)
1、意向: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
2、记在心里: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3、记载的文字: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
4、记号:标志。
5、〈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志子。用碗志志。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