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理
基本解释
词条:『屈理』
拼音:qū lǐ
注音:ㄑㄨ ㄌ一ˇ
解释:1.亏理。2.于理不合。如:这事办得屈理。
古代诗词
清代.陈恭尹.献大司马制府吴公一百韵:「骥才终必展,龙屈理须信。」
清代.王夫之.君子有所思行:「屈理遂所欢,淫曼增迷沦。」
清代.王颂蔚.挽高碧湄刺史:「遂以令仆才,枉屈理茧丝。」
基本字义
屈qū(ㄑㄨ)
1、使弯曲,与“伸”相对:屈曲(qū)。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
2、低头,降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
3、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
4、理亏: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
5、姓。
基本字义
理lǐ(ㄌ一ˇ)
1、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2、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理疗。
4、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5、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理睬。答理。
6、古代指狱官、法官。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