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律
基本解释
词条:『曲律』
拼音:qū lǜ
注音:ㄑㄨㄑㄨˇ ㄌㄩˋ
解释:
1.弯曲;屈折。
2.元武宗海山的蒙古语称号。杰出之意。
古代诗词
两汉.无名氏.满庭芳 示同流:「拄一条、曲律藤梢。」
清代.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四:「曲律昆山最后时,海盐高调教坊知。」
元代.张雨.鹧鸪天 赠医士沈德诚 此下原有喜春来一:「兹据曲律,删去其中殿前欢一首,梧叶儿二首,喜春来一首,另据西冷词萃本贞居词校订。」
基本字义
曲(麯、麴)qū(ㄑㄨ)
1、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2、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3、弯曲的地方:河曲。
4、偏僻的地方:乡曲。
5、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6、姓。
其他字义
曲qǔ(ㄑㄨˇ)
1、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2、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
基本字义
律lǜ(ㄌㄩˋ)
1、法则,规章: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
2、约束:律己。
3、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4、旧诗的一种体裁:律诗。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