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曲
基本解释
词条:『虬曲』
拼音:qiú qū
注音:ㄑ一ㄡˊ ㄑㄨㄑㄨˇ
解释:
1.亦作"虬曲"。
2.盘屈貌。
古代诗词
明代.袁宏道.和东坡梅花诗韵今年雪多梅开不甚畅为花解嘲复以自解云耳 其一:「艮株虬曲干横斜,总令无花格也好。」
清代.屈大均.光孝寺松 其一:「城里种松难长大,一株虬曲即髯仙。」
清代.龚鼎孳.贺新郎 其八 送金粟省亲归梁溪:「趁高秋、鳞松虬曲,珠泉帘扁。」
近现代.何满子.题汪曾祺画红梅:「虬曲红梅似紫藤,文人操笔摒师承。」
基本字义
虬qiú(ㄑ一ㄡˊ)
1、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虬龙。
2、拳曲:虬曲(盘绕弯曲)。虬须。虬髯(拳曲的胡须,特指两腮上的胡须)。
基本字义
曲(麯、麴)qū(ㄑㄨ)
1、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2、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3、弯曲的地方:河曲。
4、偏僻的地方:乡曲。
5、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6、姓。
其他字义
曲qǔ(ㄑㄨˇ)
1、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2、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