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挠
基本解释
词条:『曲挠』
拼音:qū náo
注音:ㄑㄨㄑㄨˇ ㄋㄠˊ
解释:
1.亦作"曲桡"。
2.弯曲。
3.不正直。
4.指枉法。
5.退缩;屈服。
6.指用手指轻抓。
古代诗词
清代.许传霈.重九夜饮梓材处用洛翘韵:「独整旗鼓酣曲糟,右手持杯左持螯,拇战千百不曲挠。」
宋代.王仲宁.句:「妙曲挠周郎。」
基本字义
曲(麯、麴)qū(ㄑㄨ)
1、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2、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3、弯曲的地方:河曲。
4、偏僻的地方:乡曲。
5、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6、姓。
其他字义
曲qǔ(ㄑㄨˇ)
1、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2、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
基本字义
挠(撓)náo(ㄋㄠˊ)
1、搅,搅动:“使水浊者,鱼挠之”。
2、扰乱,阻止:挠乱。阻挠。
3、弯曲(喻屈服):挠曲(qū)。挠折。挠志(屈节从人)。百折不挠。
4、搔,轻轻抓:挠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