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齾
基本解释
词条:『缺齾』
拼音:quē yà
注音:ㄑㄩㄝ 一ㄚˋ
解释:断缺。
古代诗词
唐代.韩愈.征蜀联句:「--孟郊更呼相簸荡,交斫双缺齾。」
唐代.陆龟蒙.奉和袭美古杉三十韵:「战锋新缺齾,烧岸黑黑兹黧。」
宋代.梅尧臣.冬夕会饮联句:「器册足缺齾,捧执无夭穠。」
宋代.梅尧臣.泾尉徐绛於其廨得鲁公破碑二十六字近又於碑:「蚕头缺齾燕尾断,斩玉摧金竞狼藉。」
元代.黄玠.余自辛亥岁馆于魏塘吴氏时义士静心先生方无恙长子彦良应门于家次子景良输力于时皆一时伟人季子季良为赘婿于外与余尤相友善岁壬申景良卒于官所归葬胥山诸孙各求分异学遂废而余乃去矣顷者不逞之徒坏其守冢之庐季良之子璋闻于官罪人斯得众称之曰能故为是诗以勉之:「伍员挥剑迹尚存,缺齾不完神乃死。」
基本字义
缺quē(ㄑㄩㄝ)
1、不够:缺乏。缺少。缺憾。欠缺。缺漏。
2、残破:缺点。缺口。缺陷。
3、空额(指职位):缺额。补缺。
4、该到而未到:缺勤。缺席。
基本字义
齾yà(一ㄚˋ)
1、缺齿。
2、(器物)缺损:“每行凡七十九字,其下多断齾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