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烛
基本解释
词条:『刻烛』
拼音:kè zhú
注音:ㄎㄜˋ ㄓㄨˊ
解释:
1.《南史.王僧孺传》:"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文琰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后因以喻诗才敏捷。
2.古人刻度数于烛,烧以计时。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会昌春连宴即事:「--白居易掷卢夸使气,刻烛斗成篇。」
宋代.陈造.江神子/江城子:「催人刻烛待诗成。」
元代.陈栎.玉楼春:「丽词入手可弦歌,想是咄嗟成刻烛。」
宋代.韩元吉.念奴娇:「春水移船花似雾,醉里题诗刻烛。」
宋代.陆游.冬暖颇有春意追忆成都昔游怅然有作:「刻烛赋诗空入梦,倾家酿酒不供愁。」
基本字义
刻kè(ㄎㄜˋ)
1、雕,用刀子挖: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剑。
2、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五点一刻。
3、时间:此刻。即刻。顷刻(极短时间)。时刻。刻不容缓。
4、形容程度极深:深刻。刻意。刻骨(感受深切入骨)。刻苦。
5、不厚道:刻毒。刻薄。尖刻。苛刻。
6、同“克”。
基本字义
烛(燭)zhú(ㄓㄨˊ)
1、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蜡烛。花烛。烛光。烛泪。烛台。风烛残年。
2、洞悉:洞烛其奸。
3、灯泡瓦特数的俗称:十五烛的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