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节
基本解释
词条:『抗节』
拼音:kàng jié
注音:ㄎㄤˋ ㄐ一ㄝˊㄐ一ㄝ
解释:坚守节操。
古代诗词
唐代.王烈.酬崔峒:「荣宠无心易,艰危抗节难。」
唐代.羊士谔.和武相早朝中书候传点书怀奉呈:「抗节衷无隐,同心尚弼违。」
宋代.秦观.送周裕之赴新息令:「丈人淮海英,抗节浮云外。」
宋代.何梦桂.和刘府判寄诗:「那有贤贰车,抗节今无侪。」
宋代.刘筠.送张无梦归天台:「抗节在丛霄,谈玄屡对尧。」
基本字义
抗kàng(ㄎㄤˋ)
1、抵御:抗击。抗争。抗拒。抵抗。顽抗。
2、拒绝:抗议。抗上。抗命。抗税。
3、对等:抗衡(力量不相上下的对抗)。
基本字义
节(節)jié(ㄐ一ㄝˊ)
1、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礼度:礼节。
7、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姓。
其他字义
节(節)jiē(ㄐ一ㄝ)
1、〔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