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竖
基本解释
词条:『狂竖』
拼音:kuáng shù
注音:ㄎㄨㄤˊ ㄕㄨˋ
解释:犹言狂妄的小子。
古代诗词
元代.虞集.万户张公庙堂诗:「立呼狂竖,斩以大斧。」
清代.郑孝胥.陈叔通求题袁爽秋许竹筼遗札:「衣冠遂扫地,窃弄启狂竖。」
近现代.黄浚.下关:「何人委坚城,狂竖资血喋。」
清代.胡敬.英煦斋师所藏天启三年小铁斧歌:「大东小东纵寻斧,谠士吞声狂竖舞。」
基本字义
狂kuáng(ㄎㄨㄤˊ)
1、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狂犬。疯狂。癫狂。发狂。狂人。
2、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轻狂。狂妄(极端自高自大)。狂吠(狗狂叫,借指疯狂的叫嚣)。狂乱。狂野。狂躁。狂恣。狂草(草书的一种,风格狂放无羁)。
3、气势猛烈,超出常度:狂风。狂飙。狂热。力挽狂澜。
基本字义
竖(竪)shù(ㄕㄨˋ)
1、直立,直立的,与“横”相对:竖立。竖井(一种垂直的矿井)。竖琴。竖起耳朵听。
2、汉字笔形之一,自上往下。
3、上下的或前后的方向,与“横”相对:竖着写。
4、旧称未成年的童仆,小臣,引申为卑贱的:童竖。竖子(a.童仆;b.鄙贱的称呼,如“竖竖不足与谋”。亦称“竖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