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辂
基本解释
词条:『五辂』
拼音:wǔ lù
注音:ㄨˇ ㄌㄨˋ
解释:见"五路"。
古代诗词
宋代.洪适.六州歌头:「存锺石,约舆卫,五辂不求全。」
唐代.权德舆.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五辂导灵輼,千夫象缭垣。」
两汉.无名氏.奉礼歌:「五辂驾、腾黄纯驷。」
宋代.欧阳修.送白秀才西归:「旗旄侍天子,安驾五辂车。」
清代.佚名.御楼:「五辂鸣莺,八神警踊。」
基本字义
五wǔ(ㄨˇ)
1、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2、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基本字义
辂(輅)lù(ㄌㄨˋ)
1、古代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
2、古代的一种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