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丘
基本解释
词条:『宛丘』
拼音:wǎn qiū
注音:ㄨㄢˇㄩㄢ ㄑ一ㄡ
解释:地名。古宛丘地为春秋时陈都,秦置陈县,隋开皇初改称宛丘县,清为淮宁县,即今河南淮阳县。传县东南有宛丘,高二丈,但久已平没,不可考。《诗.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即指此丘。一说,四方高中央低为宛丘。参阅《诗.陈风.宛丘》毛传。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买田宛丘间,江汉起滥觞。」
宋代.黄庭坚.黄颍州挽词三首:「哀笳宛丘道,衰涕不胜挥。」
宋代.陆游.食粥:「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宋代.苏轼.颍州初别子由二首:「始我来宛丘,牵衣舞儿童。」
宋代.苏轼.戏子由:「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基本字义
宛wǎn(ㄨㄢˇ)
1、曲折:委宛。宛妙(声音婉转动听)。宛转(zhuǎn)(a.辗转;b.同“婉转”)。
2、仿佛:宛然。宛如。宛若(仿佛,好像)。
3、姓。
其他字义
宛yuān(ㄩㄢ)
1、〔大宛〕古代西域国名,在中亚西亚。
基本字义
丘qiū(ㄑ一ㄡ)
1、小土山:土丘。沙丘。丘陵。丘壑。
2、像小土山凸起的:丘疹。
3、坟墓:丘墓(大墓)。丘垄。
4、量词,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一丘十亩大的小田。
5、众人聚居的地方:丘民(乡民,邑民)。
6、用砖石封闭有尸体的棺材。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