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
基本解释
词条:『脍炙』
拼音:kuài zhì
注音:ㄎㄨㄞˋ ㄓˋ
解释:
1.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佳肴。
2.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人称赞。
3.犹宰割﹐处置。
精选例句
1、贺敬之创作的《回延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
2、特制咖啡、奶茶,与众不同,口味绝佳,必会令您脍炙人口,回味无穷。
3、唐诗三百篇,篇篇都脍炙人口。
4、我们班的一些"小诗人"把古人的诗,却改得那么脍炙人口,颇受大家欢迎。
5、唐代诗人李白与杜甫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仍被人传诵。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观秘阁苏子美题壁及中人张侯家墨迹十九纸率:「雄文终脍炙,妙墨见垣墙。」
宋代.黄庭坚.萧巽葛敏修二学子和予食笋诗次韵答之二首:「诗论多佳句,脍炙甘我嘬。」
元代.洪希文.八声甘州 宪司循行召试:「看醉蘸龙蛇键笔,借时人、脍炙齿牙香。」
宋代.陆游.鸱鸦:「巡檐攫脯修,入舍掠脍炙,嗟汝无盈厌,坐是取驱吓。」
宋代.陆游.书意:「衣穿傲狐貉,食淡忘脍炙。」
基本字义
脍(膾)kuài(ㄎㄨㄞˋ)
1、细切的肉:脍鲤。脍炙人口(喻诗文或事物受人欢迎,被人传诵)。
基本字义
炙zhì(ㄓˋ)
1、烤:炙兔。焚炙忠良。炙手可热(热得烫手,喻权贵气焰很盛)。
2、烤肉:脍炙人口(美味人人爱吃,喻好的诗文、事物大家都称赞)。
3、喻受到熏陶:亲炙(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诲或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