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负
基本解释
词条:『愧负』
拼音:kuì fù
注音:ㄎㄨㄟˋ ㄈㄨˋ
解释:自愧逊色。
古代诗词
唐代.李商隐.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
唐代.李德裕.近于伊川卜:「惭逾六百石,愧负五千言。」
唐代.李中.宿临江驿:「干禄已悲凋发鬓,结茅终愧负烟萝。」
宋代.李处权.钓台:「愧负营口腹,驰驱违本性。」
基本字义
愧kuì(ㄎㄨㄟˋ)
1、羞惭:羞愧。惭愧。愧色。愧怍(惭愧)。愧疚。愧赧(因羞愧而脸红)。愧悔。问心无愧。
基本字义
负(負)fù(ㄈㄨˋ)
1、驮,背(bèi):负米。负疚。负重。如释重负。负荆请罪。
2、担任:担负。负责。负累(lěi)。负罪。负荷。忍辱负重。身负重任。
3、仗恃,依靠:负隅顽抗。自负(自以为了不起)。
4、遭受:负伤。负屈。
5、具有,享有:久负盛誉。
6、欠(钱):负债。
7、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负数。
8、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负电。负极。
9、违背,背弃:负心。负约。忘恩负义。
10、失败,与“胜”相对:不分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