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
基本解释
词条:『匡庐』
拼音:kuāng lú
注音:ㄎㄨㄤ ㄌㄨˊ
解释: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庐山桂:「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唐代.白居易.春游二林寺:「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
唐代.白居易.江楼早秋:「匡庐一步地,官满更何之。」
唐代.白居易.重题:「匡庐便是逃名地,司马仍为送老官。」
唐代.白居易.赠韦八:「岂料天南相见夜,哀猿瘴雾宿匡庐。」
基本字义
匡kuāng(ㄎㄨㄤ)
1、纠正;匡正。匡谬。
2、救:匡救。匡复。匡时济世。
3、辅助,帮助:匡助。匡扶。匡我不逮(帮助我所做不到的)。
4、粗略计算,估计,预料:匡算。匡计。
5、古同“筐”。
6、姓。
基本字义
庐(廬)lú(ㄌㄨˊ)
1、房舍:茅庐。庐墓(a.古人于父母或老师死后,服丧期间守护坟墓,在墓旁搭盖的小屋居住;b.庐舍和坟墓)。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