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硎
基本解释
词条:『儒硎』
拼音:rú xíng
注音:ㄖㄨˊ ㄒ一ㄥˊ
解释:秦始皇既焚书,恐天下不服,乃密令冬月种瓜于骊山陵谷温暖处;瓜结实,诏博士诸生往视,因填土杀之。事见《史记.儒林列传》张守节正义引汉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后因以"儒硎"谓读书人遭受的浩劫。
古代诗词
明代.刘炳.咸阳怀古:「坑儒硎谷灰才黑,系颈咸阳火已红。」
基本字义
儒rú(ㄖㄨˊ)
1、指读书人:儒生。腐儒。通儒(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儒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儒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
2、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儒家。儒教(即“孔教”)。儒士。儒术。儒学。
3、古同“懦”,懦弱。
基本字义
硎xíng(ㄒ一ㄥˊ)
1、磨刀石:“刀刃若新发于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