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趋
基本解释
词条:『冉冉趋』
拼音:rǎn rǎn qū
注音:ㄖㄢˇ ㄖㄢˇ ㄑㄨㄘㄨˋ
解释:《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后以"冉冉趋"指仕宦为政。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郡中春宴:「冉冉趋府吏,蚩蚩聚州民。」
宋代.祖无择.送韩尉员外:「几年献赋向公车,四十方为冉冉趋。」
宋代.宋祁.送蒙城簿谢煜先辈:「曾第飘飘赋,仍劳冉冉趋。」
宋代.朱继芳.暮春:「年光冉冉趋双鬓,暮雨霏霏失四山。」
基本字义
冉rǎn(ㄖㄢˇ)
1、龟甲的边。
2、〔冉冉〕a.毛、枝条等柔软下垂;如“柳枝冉冉”;b.慢慢地,如“月亮冉冉升起”。
3、姓。
基本字义
趋(趨)qū(ㄑㄨ)
1、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
2、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
3、鹅或蛇伸头咬人。
4、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
其他字义
趋(趨)cù(ㄘㄨˋ)
1、古同“促”,催促;急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