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菽
基本解释
词条:『戎菽』
拼音:róng shū
注音:ㄖㄨㄥˊ ㄕㄨ
解释:
1.亦作"戎叔"。
2.山戎所种植的一种豆科植物。大豆。《管子.戒》:"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诗.大雅.生民》:"蓺之荏菽"毛传:"荏菽,戎菽也。"郑玄笺:"戎菽,大豆也。"一说为胡豆,蚕豆。《尔雅.释草》:"戎叔,谓之荏菽。"郭璞注:"即胡豆也。"或谓戎菽﹑胡豆皆豌豆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劐.谷三.豌豆》。
古代诗词
宋代.周邦彦.投子山:「来投衲子衣,解甲饭戎菽。」
明代.孙作.菽乳:「戎菽来南山,清漪浣浮埃。」
宋代.晁补之.二十八舍歌:「戎菽有角原桑黄,客愁唧啧闻扈亢。」
宋代.方一夔.咏史 杨恽:「南山有旧业,披榛撒戎菽。」
宋代.方一夔.田家四事 穫:「山炊杂戎菽,野草配场藿。」
基本字义
戎róng(ㄖㄨㄥˊ)
1、古代兵器的总称。
2、军队,军事:兵戎。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戎装。戎马。
3、古代称兵车:御戎。
4、大:戎功。
5、称(方言,音如“农”):“戎有良翰”。
6、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西戎。戎狄。
7、姓。
基本字义
菽shū(ㄕㄨ)
1、豆的总称:菽水(泛指粗茶淡饭,用以指对父母的奉养,如“菽菽承欢”)。菽麦。菽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