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髻
基本解释
词条:『肉髻』
拼音:ròu jì
注音:ㄖㄡˋ ㄐ一ˋ
解释:梵语嗢瑟尼沙的意译。释迦牟尼头顶有肉团隆起如髻﹐故称。为佛三十二相中的顶髻相。
古代诗词
宋代.释印肃.赞三十六祖颂:「佛陀阿难提,放光从肉髻。」
宋代.释遵式.十六观经颂·势至观第十一:「但于肉髻宝缾中,盛众光明现佛事。」
宋代.释德洪.余居百丈天觉方注楞严以书见邀作此寄之二首 其二:「四义仅能分肉髻,八还终恐隔花冠。」
明代.释今无.寿王仲锡臬宪 其二:「光芒肉髻耀天中,结集声闻未许逢。」
基本字义
肉ròu(ㄖㄡˋ)
1、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
2、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桂圆肉。冬瓜肉厚。
3、果实不脆,不酥:肉瓤西瓜。
4、行动迟缓,性子慢:做事真肉。
5、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
6、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
基本字义
髻jì(ㄐ一ˋ)
1、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髻丫。髻鬟。发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