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歈
基本解释
词条:『吴歈』
拼音:wú yú
注音:ㄨˊ ㄩˊ
解释:
1.春秋吴国的歌。后泛指吴地的歌。
2.指昆曲。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对酒吟:「合声歌汉月,齐手拍吴歈。」
唐代.高适.送崔功曹赴越:「莫恨吴歈曲,尝看越绝书。」
宋代.黄庭坚.和知命招晁道夫叔侄:「不来寻翰墨,僮仆解吴歈。」
唐代.李白.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新弦采梨园,古舞娇吴歈。」
唐代.李白.过汪氏别业其一:「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
基本字义
吴wú(ㄨˊ)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吴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2、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吴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3、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吴语。吴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4、姓。
基本字义
歈yú(ㄩˊ)
1、歌:“吴歈蔡讴,奏大吕些。”
2、古同“愉”,喜悦:“色歈畅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