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硉
基本解释
词条:『兀硉』
拼音:wù lù
注音:ㄨˋ ㄌㄨˋ
解释:突兀高亢。
古代诗词
宋代.家之巽.艮山阁:「一丘兀硉苍虬住,四面森严阵马齐。」
宋代.欧阳修.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宠荣声利不可以苟屈兮,自非青云白石有深趣,其气兀硉何由降。」
宋代.李复.峡山遇雨:「滉瀁雪海翻,兀硉寒冰立。」
明代.沈周.寿张碧汉六十:「柰何骏骨老兀硉,相者茫茫惟举肉。」
基本字义
兀wù(ㄨˋ)
1、高而上平,形容秃山,泛指秃:兀鹫。“蜀山兀,阿房出。”
2、高高地突起:兀然(a.高高突起的样子;b.突然;c.昏沉无知的样子)。突兀。
3、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兀那。兀的(dì)(a.这,这个;b.怎么,怎的;c.突然)。
基本字义
硉lù(ㄌㄨˋ)
1、〔硉矹〕a.高耸突出物;b.沙石随水转动的样子;c.雄健不凡。
2、击;擂:“硉岩腰而沫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