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
基本解释
词条:『白斑』
拼音:bái bān
注音:ㄅㄞˊ ㄅㄢ
解释:白色的斑点或花纹。
古代诗词
宋代.王之道.蝶恋花:「黑白斑斑乌间鹭。」
清代.陈子升.怀芳篇寄徐子能:「红尘青眼我能同,赭白斑骓君自保。」
清代.李宪噩.画山并序:「截然一壁立,错杂黑白斑。」
基本字义
白bái(ㄅㄞˊ)
1、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
2、明亮:白昼。白日做梦。
3、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4、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5、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白。白卷。
6、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白说。
7、没有付出代价的:白吃白喝。
8、陈述: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9、与文言相对:白话文。
10、告语: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11、丧事: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12、把字写错或读错:白字(别字)。
13、政治上反动的:白匪。白军。
14、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白族。白剧。
15、姓。
基本字义
斑bān(ㄅㄢ)
1、一种颜色中夹杂的别种颜色的点子或条纹:斑点。斑纹。斑斓。雀斑。斑秃。斑白。斑竹。斑驳(色彩错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喻从看到的一部分,推测全貌)。
中英翻译
翻译:blaze
blaze*[bleiz]
n. 火焰, 烈火, 光辉
vi. 燃烧, 发光
vt. 使燃烧, 宣布, 在树皮上刻痕
【医】 头发白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