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梃
基本解释
词条:『白梃』
拼音:bái tǐng
注音:ㄅㄞˊ ㄊ一ㄥˇㄊ一ㄥˋ
解释:
1.亦作"白挺"。
2.大木棍。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己未过太湖僧寺得宗汝为书寄山蓣白酒长韵诗:「一钱气不直,白梃及父兄。」
唐代.罗隐.塞外:「碧幢未作朝廷计,白梃犹驱妇女行。」
唐代.罗隐.送汝州李中丞十二韵:「黄巾攻郡邑,白梃掠生灵。」
明代.王叔承.胡马来:「白梃足挞汝,何用兵与铩。」
元代.陈孚.安南即事:「国尉青盘护,军掫白梃驱。」
基本字义
白bái(ㄅㄞˊ)
1、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
2、明亮:白昼。白日做梦。
3、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4、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5、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白。白卷。
6、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白说。
7、没有付出代价的:白吃白喝。
8、陈述: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9、与文言相对:白话文。
10、告语: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11、丧事: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12、把字写错或读错:白字(别字)。
13、政治上反动的:白匪。白军。
14、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白族。白剧。
15、姓。
基本字义
梃tǐng(ㄊ一ㄥˇ)
1、棍棒。
其他字义
梃tìng(ㄊ一ㄥˋ)
1、杀猪后,在猪腿上划一个口子,用铁棍贴着腿皮往里捅,然后往里吹气,使猪皮绷紧,以便去毛:梃猪。
2、梃猪时用的铁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