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首
基本解释
词条:『班首』
拼音:bān shǒu
注音:ㄅㄢ ㄕㄡˇ
解释:
1.班列之首。
2.首领;魁首。
古代诗词
宋代.刘克庄.念奴娇:「地行仙里,合推侬做班首。」
宋代.周必大.朝中措:「班首算来旬岁,状头看取明年。」
宋代.赵佥判.水龙吟:「襦裤方谣,丝纶已下,即登班首。」
宋代.仇远.寿星相:「修眉班首顶如鬀,蹡蹡衣裳犹楚制。」
宋代.顾逢.寄径山首座:「东西两班首,兄弟几人同。」
基本字义
班bān(ㄅㄢ)
1、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
2、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3、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4、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5、定时开行(xíng)的:班车。班机。班期。
6、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班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班飞机走”)。
7、调回或调动(军队):班师。班兵。
8、古同“斑”,杂色。
9、姓。
基本字义
首shǒu(ㄕㄡˇ)
1、头,脑袋:首饰。首级。首肯(点头表示同意)。
2、领导的人,带头的:首领。元首。首脑。首相(xiàng)。
3、第一,最高:首都(dū)。首府。
4、最先,最早:首次。首届。首创。首日封。首义(首先起义)。
5、出头告发:自首。出首。
6、量词,指诗和歌:一首诗。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