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斑竹

基本解释

词条:『斑竹』

拼音:bān zhú

注音:ㄅㄢ ㄓㄨˊ

解释:竹子的一种,茎上有紫褐色的斑点。茎可以制装饰品、手杖、笔杆等。也叫湘妃竹。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步东坡:「闲携斑竹杖,徐曳黄麻屦。」
唐代.白居易.宿杜曲花下:「斑竹盛茶柜,红泥罨饭炉。」
唐代.陈陶.巫山高:「青鸾不在懒吹箫,斑竹题诗寄江妾。」
唐代.陈羽.琴曲歌辞·湘妃怨:「商人酒滴庙前草,萧飒风生斑竹林。」
宋代.仇远.金缕曲/贺新郎:「锦瑟谩弹斑竹恨,难写湘妃怨语。」

基本字义

bān(ㄅㄢ)

1、一种颜色中夹杂的别种颜色的点子或条纹:斑点。斑纹。斑斓。雀斑。斑秃。斑白。斑竹。斑驳(色彩错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喻从看到的一部分,推测全貌)。

基本字义

zhú(ㄓㄨˊ)

1、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姓。

中英翻译

翻译:mottled bamboo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斑斑点点 斑驳陆离 斑衣戏彩 陆离斑驳 略窥一斑 略见一斑 可见一斑 窥见一斑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