谤语
基本解释
词条:『谤语』
拼音:bàng yǔ
注音:ㄅㄤˋ ㄩˇㄩˋ
解释:犹谤言。
古代诗词
宋代.李复.卫奕其兄被劾得雪惠书及诗:「须信箧中多谤语,莫矜堂上有奇兵。」
宋代.郭印.和杨齐伯韵:「痴儿生谤语,往往堕眉须。」
宋代.郭祥正.昨游寄徐子美学正:「论功辄第一,谤语达冕旒。」
宋代.李彭.寄刘壮舆:「一朝挂其冠,谤语无由宣。」
明代.吴俨.送王世赏云南提学:「干将可合埋藏久,薏苡何妨谤语频。」
基本字义
谤(謗)bàng(ㄅㄤˋ)
1、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谤讥。谤讪。谤议。谤毁。诽谤。
2、责备:谤木(传说中舜设立的供人写谏言的木牌,后代仿效。亦称“华表木”)。“厉王虐,国人谤王”。
基本字义
语(語)yǔ(ㄩˇ)
1、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说:细语。低语。
其他字义
语(語)yù(ㄩˋ)
1、告诉:不以语人。